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闽高考综合改革18年启动 争取4年后实现高中免费教育

福建日报  2016-05-13 09:04

[摘要] 12日,福建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12日,福建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未来五年,关于教育的大事都在这了。虽然具体方案千呼万唤尚未出来,但透过这一专项规划,社会关注度颇高的高考综合改革办法可以描绘出初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改革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2018年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到2021年,全面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 建立更加公平规范的高招录取机制

改进高校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推行本科院校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增加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权。待条件成熟时,减少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批次。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2018年起取消我省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规范高校各种特殊类型招生管理。

○ 改革完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办法

2017年起全省统一组织实施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中考,2020年全面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中考中招制度,省一级达标高中(含县一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不低于50%。

考试招生制度作为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在规划中吸引人眼球。当然除了这些,专项规划中还有不少“干货”也值得关注。

高质量普及15年基本教育,实现普通高中免费教育

学前教育要优质普惠发展。每年新建200所公办幼儿园,建立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机制——争取到2020年,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幼儿达85%。

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发展, 2017年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到2020年,50%的县(市、区)成为“义务教育管理达标县”,50%的义务教育学校成为“老百姓身边好学校”。

普通高中要优质特色发展,争取到2020年全省90%公办普通高中完成达标建设、达标高中在校生比例超过90%,省一级达标高中比例达30%左右,实现普通高中免费教育。

高中免费教育是首次出现在规划中的新词。需要注意的是,免费教育不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的特点除了普及性外,还包括免费性和强制性。而高中免费免除的只是学杂费。对于目前实行“双轨制”、中职和普通高中并存的高中阶段教育而言,中职的免学费已经实现,接下来普通高中的免学费也将逐步得到全面推广,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中阶段学生将首先成为受益者。

打造福建版“二元制”现代职业教育:让蓝领成真正“香饽饽”

先来看看怎么个“二元”法:

行业(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

这些都旨在以全面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5年,我省完成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职业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开始将重点实施以“招工招生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这一试点模式下,企业先招收工人,然后和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甚至把课堂搬到企业去。学生完成理论学习,通过考核,就可以拿到文凭,从而打通职业上升通道。

规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更全面的改革蓝图:强化就业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点抓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校企合作制度机制建设、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多元主体组建职教集团、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不拼“颜值”看内涵

据测算,到“十三五”末,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49%。但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会带来新的问题。目前我省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布局的契合度有待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数量明显不足。部分高校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同质化办学倾向明显。

告别大兴土木、规模扩张,高等教育转向追求内涵发展,必须追求有特色、高水平发展。

规划提出,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100个“高峰”“高原”学科、100个应用型特色学科、200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点和20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集群。

高水平、优势、特色从何而来?

首先是完善人才培养的布局结构。要把优化结构作为战略支撑,调整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使之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工学、医学、农学等急需紧缺专业招生规模将扩大,而财经类、管理类、政法类等专业招生计划将被限制或调减。

改到深处是教学。 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些举措都剑指高校不能因材施教、创新能力不足等焦点难题。

“管办评”分离是高等教育治理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围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职称评聘、专业设置等权限已被陆续下放给高校。更多地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努力破解政府“放权不够”和学校“用权不好”问题,将被摆在更突出位置。

规划还提出,逐步探索高校不纳入编制管理,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支持高校对引进人才实行年薪制,试行以岗位任务为导向的协议工资;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建立基础拨款和绩效拨款相结合机制,提高经常性经费(生均拨款)占比并逐步达到70%以上,确保经常性经费由学校根据内涵发展需要自主安排。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