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住建局和消防救援支队发布通知,针对物业
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制定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涉及停车场建设、安全管理和违禁行为等方面,旨在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水平。新规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11月1日。

泉州市住建局和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发布了一项新规,为物业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份新规对充电场所的建设、安全管理责任、以及违禁行为监督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小区内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性。该通知将从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11月1日。
新规明确指出,电动自行车的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及配套设施应与新建居住建筑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集中停放充电区域必须符合消防、供电等安全管理要求,并方便居民使用。对于已有建筑,优先选择在室外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场地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建筑内设置,但需设置排烟设施并进行防火分隔。每组停车数量不能超过20辆,并需设置耐火隔断。为了确保安全,每个车位还需具备自动断电和故障报警功能,同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监控和预警。
物业服务企业也需加强日常管理,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纳入日常消防管理和防火巡查中,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夜间巡查,并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的安全宣传和培训也是必须的,确保物业服务人员能够掌握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和使用情况,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和智能充电装置。
这项新规的出台无疑是为了提高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安全性。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因充电不当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这些新规定不仅在规划和建设阶段进行了详细要求,还在日常管理中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引。尤其是在夜间巡查、定期检查和智能技术应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明确了违禁行为及其处罚措施,进一步增强了管理的可操作性和威慑力。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好机会。业主们也应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小区的安全环境。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真正实现电动自行车的安全、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