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无人看管 一切免费 “共享空间”现身泉州

泉州网  2017-08-25 09:52

由南安丰州一百年古厝改造,提供桌椅、书籍和茶水,策划团队希望以此传递信任和友好

“这里有桌椅、书籍、茶水,免费提供。你可以进来喝茶、看书、聊天,或者发呆……”游走在南安丰州古镇“顶街”,走过气势磅礴的黄氏家庙后,一片红砖墙上挂着一个彩虹色的牌子“丰州小灯塔”,上面写着如是文字。

这是泉州出现的个“共享空间”,这里的大门永远开着,不会有人找你收费,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空间的策划者是一支台湾团队——台南市文化协会。他们希望通过“共享空间”传递“分享”“环保”的理念,更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吸引年轻人回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家乡,拯救老屋,重塑老街业态。这一行为,也受到南安丰州镇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一项政府主导的“拯救老屋”的“灯塔计划”正在酝酿……

无人看管 一切免费 “共享空间”现身泉州
游玩累了,就到“共享空间”里休息泡泡茶看看书。

无人看管 一切免费 “共享空间”现身泉州
架子上摆着不少捐赠的书籍

无人看管 一切免费 “共享空间”现身泉州
里面的物件全部为二次利用

无人看管 一切免费 “共享空间”现身泉州
天井光线充足,可以洗洗脸,精神一下。

无人看管 一切免费 “共享空间”现身泉州
空间里的标语很温馨

百年古厝变“共享空间”没有管理员一切自便

走在丰州古镇燕山路的石板上,或新或旧的古厝错落有致。这里原是武荣郡古官道,至今巷弄仍保留古官道时的尺度。走过黄氏家庙,在赐珠堂旁一间并不起眼的古厝墙上,一块彩虹色挂牌上写着“丰州小灯塔”,这就是“共享空间”。

空间不大,五六十平方米的样子,是一座上百年古厝的一部分。主人已有多年没用,原本已近荒废。经过拾掇,不大的空间里,分成三部分:上厅、天井和下厅。旧门板做成的桌子,被废弃的栈板做成的两排书架围着,组成了上厅的空间。茶壶、茶具、茶叶和茶点依次摆着,你可以泡一壶茶,打开风扇,然后拿起一本书,在这里慢慢阅读。若是累了,在天井可以洗洗脸,精神一下。下厅墙壁由旧门板装饰,老藤椅倚墙靠着,台湾小朋友捐赠的儿童读物就在藤椅旁的架子上。

“你可以像在家里一样泡茶、饮茶,使用完后请清洗放回原处。”这里没有管理员,只有这样的温馨提示。无论你待多久,使用了什么,全部免费。21日空间正式开放后,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6点,有两名成员来开关门。但这只是初期过渡,他们希望这里可以24为大家敞开。

东西若丢再补充进去 共享传递信任和友好

一切都是免费,怎么盈利?

“我们不盈利,都是公益的。”过渡期负责开门的张雪玲介绍,空间是由台南市文化协会策划的,他们以每月500元租下这个空间,并且由祖籍在南安的台湾青年设计师杨超闳设计内部空间。

张雪玲说,台南市文化协会在丰州做了一个叫“丰州古镇小散步”旅游项目。这个项目起自南邑城隍庙,止于莲花峰石亭寺。虽然只有大约6000步的距离,但游一趟下来,加上拍照和讲解也需要一个上午时间。很多游客都反映,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可以休憩的点。这是做这个空间最直接的原因。

大门敞开,无人看管,东西丢了怎么办?

“如果真的有人拿走了,我们宁愿相信那是他们需要的东西。既然是共享,我们就保持对正能量的信任。”台南市文化协会秘书长周芷茹表示,他们已考虑到这些情况,如果东西真的被拿走了,他们会再补充进去。分享要传递的是信任和友好的态度。

抛砖引玉为保护老宅 “拯救老屋行动”正酝酿

“做共享空间,我们的想法是抛砖引玉,让大家都来保护老房子,看以什么样的方式让老房子可以再放新光。”周芷茹说,“丰州虽然是个小镇,但它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可以说是泉州文化的起源地,只是现在被遗忘了。”她说,协会希望这只是一个案例,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家乡的文化底蕴和老房子的价值,进而回来保护老房子,在老街区里形成新的文化业态。

周芷茹和台南市文化协会的想法与丰州镇书记周剑锋的想法一致。周剑锋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在古镇传统历史文化古厝有130多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有60多座。镇政府想利用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期间,重拾古镇历史。目前“拯救老屋行动”的“灯塔计划”正在筹划当中。

“我们和台南文化协会有一定的合作。他们在我们这做辅导式的工作很久了。他们会住下来,和居民聊天,普查分散在各村落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人、事、物,然后做工作日记。”周剑锋书记介绍说。

目前,丰州镇政府计划“以奖代补”的方式重修古厝,以发展古街业态。首期重修10至20户老宅子。“两种方式,如果业主愿意自己修,可以提供修缮计划,以及要经营的业态,政府根据计划提供一定的奖励。如果业主没有能力自己修,可以报名,将祖产纳入计划中。由政府统一请有资质的单位施工修整。奖励金给施工单位,业主可以金。”周剑锋书记介绍,修缮后的古厝发展的业态必须符合古街的文化旅游定位,比如经营茶饮、手工艺品等。借此,保护古厝,发展古街业态,吸引年轻人回归。

【相关链接】

厦门沙坡尾: “共享空间”没人管 东西反而越来越多

走进厦门沙坡尾20号的小房子,这里有柔软的沙发、漂亮的阅读桌,有茶,有书,有花,特别文艺小清新的地方。

军人出身的邵冬强,人称“河马邵”。过惯了集体生活的邵冬强退伍后,不太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于是和两个朋友租下50平方米的古厝小院,除了自住,平时也会接待战友。他是个好客的人,喜欢热闹,每回战友带着朋友来,他都会发钥匙,一共发出去300多把钥匙,开关门都特别麻烦。“干脆每天早上把门打开,晚上再锁上!”渐渐地,这个地方从一个私人空间,变成半开放空间,最后成了一个共享空间——陌生人也可以进来歇歇脚,自助泡茶,泡咖啡,离开的时候收拾好就行。因为房子布置得特别温馨,装满了各种改造的旧物,朋友们也常来。

河马邵还把这里取名“巢”。

奇怪的是,没人看店,店里的东西不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比如茶叶、咖啡豆、零食都是客人自发留在店里,有时还会特地带东西过来。后来知道这地方的人越来越多,都成了厦门的一个地标了。

无人看管 一切免费 “共享空间”现身泉州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