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城与门:揭开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重建秘史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15-10-13 09:10

[摘要] 踏访泉山门、朝天门、临漳门这三座城门,您便可与泉州唐五代、宋元、明清三段历史撞个满怀。这三座城门结合本世纪初新门街、北门街改造,是当年市委、市政府的集体决策。尽管建设时间仅10多年,但却是“依史有据、存古存真”的百分百的古建筑,复建中完全按传统的做法,遵循传统的规制,大量采用旧石等旧材料。

“鲤城要壮大城市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谋划古城复兴,优化城市管理,保护开发好古城核心区,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完善提升中心市区功能。”在日前举行的2015年全市工作检查中,泉州市市长康涛就鲤城下一步发展,作了针对性点评。

今年9月初,泉州市城乡规划局的一次方案评审会,让泉州古城、城门复建等话题,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横亘1300多年岁月长河的泉州古城,在1982年,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01~2004年间,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先后复建。

历史上的泉州古城,是府、县治所,明后期及清实行铺境制,城内以城墙为基本范围,还有附廓,城区分“隅”,“隅”下分“铺”,“铺”下分“境”,铺境文化积淀丰富多彩。

泉州是闽南地区早设置行政建制的州府,泉州古城区是省、市两级确定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示范园区。当下,一个立足于古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努力发展古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规划,渐次展开。

本期,我们将借助现有史料和专业学者,梳理1000多年的古城成长脉络,竭力再现古城年代岁月;带着所有人的好奇、疑惑,探访已复建的三座古城门,拜访那些参与复建的人,一起来一场久远又真实的复建揭秘,看看它们的现状,展望古城的未来。

成于斯,长于斯,古城泉州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温柔岁月?

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重建秘史

城与门:揭开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重建秘史
朝天门

踏访泉山门、朝天门、临漳门这三座城门,您便可与泉州唐五代、宋元、明清三段历史撞个满怀。这三座城门结合本世纪初新门街、北门街改造,是当年市委、市政府的集体决策。尽管建设时间仅10多年,但却是“依史有据、存古存真”的百分百的古建筑,复建中完全按传统的做法,遵循传统的规制,大量采用旧石等旧材料。

三座城门的复建,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添砖加瓦,也让今朝后人有幸目睹这些气宇轩昂的古城楼风采。诚如负责这三座城门复建方案设计人员何志榕所言,“古迹的复建,实际上是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载体,三座城门的复建,使得‘泉州历史文化名城’这几个字,有了相应的标志,否则就是有‘名’无‘城’”。

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三座城门,多方采访了当年各城门的建设人员、方案设计人员、指挥部人员等,揭开这三座城门的复建秘史。

推荐阅读:

城东烂尾楼复活 水木春天归来更名绿创山语城

泉州云鹿路宝洲街部分路段翻修 市民注意绕行

晋江中航城:110-143㎡墅居洋房10.10盛放 购房享好礼

现在该不该买房 这10个城市买房该谨慎(名单)

朝天门:艰难的“次”

翠色掩映的飞檐翘角,和车水马龙的现代街道一起,构成一幅犹如穿越时空的泉州古城景观。

76岁的曾老先生,在初秋的午后,循着手中的地图,找到了朝天门。他站在爬满绿色藤蔓的朝天门门洞中,在洞内并不算明朗的光线里,静静地仰望着。这位来自厦门的古稀老人,特地来泉州观光,想要一探古城建设的脉络。止步于门洞之中,他说,他想听听,城墙里藏了多少关于这座古城的故事。

据记载,朝天门始建于五代南唐。是当年的清源节度使留从效拓建罗城的时候创建的,历代均有修葺的记录,直至20世纪20年代被拆毁。2002年时,泉州市人民政府依照宋元旧制重建。万事开头难,作为泉州个进行复建的古城门,朝天门的建设过程,难的就是“次”。

年近古稀的黄传泰,是当年复建朝天门的项目经理。如今,已经退出一线的他,对当年朝天门建设工程的几次停工,依然记忆犹新。

黄传泰回忆,他们工程队中标的时间是2000年的夏天,因为是个进行复建的城门,市民的关注度很高。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对于城门应该如何复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在你来我往的观点交锋中,出现不少意见相左的情况,方位和朝向问题成了大的争议点,“造成有些混乱的局面,让朝天门建设进度一度搁浅”。

时间久远,且无详细资料可考,黄传泰记得,工程停下了半年左右。为了更近距离地接触古城墙,使大家的意见更为统一,当年的建设班子以及相关的专家,开始了外出实地考察。苏州、杭州、南京等地,他们几乎都走遍了。后经过反复讨论,并通过事先“搭竹架墙”征求方位意见的方式,朝天门门的朝向问题才算终敲定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朝天门的拱门一侧通往清源山方向,一侧通往北门街方向。

城门城墙要做得古香古色,石材的选择是关键。为了确保朝天门的“韵味”,所有建造的石材,几乎都是老旧的石头。这些石材从惠安、南安、晋江各地搜寻而来,成为朝天门的墙体主体。但是在修建门部分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各地所收集来的旧石料,并没有可以制造拱门的材料,必须重新购买和定制。由于拱门石材的制造工艺比较特别,需要量身定做,在等待石材完备的这一过程,朝天门的建设又暂停了一段时间。

黄传泰说,除了门之外,整个朝天门几乎都是用老旧石材打造的,与仿古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印象深刻的仍然是关于朝天门和市民争鸣的故事:“工艺并不是难的,难的是‘个’”。

城与门:揭开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重建秘史
临漳门 

临漳门:“样本先行”每一步

“你看,那是爷爷以前参与建造的城门哦。”说到临漳门,年过半百,期待着当爷爷的林亚利,已经开始想着今后怎么和孙子说起这段故事。距离临漳门建成,已经有十余年之久,林亚利开始翻找着记忆。

2002年11月1日,临漳门开工建设,依明清旧制建设,建筑的主体为木石结构。新的花岗岩与历经岁月洗礼的花岗岩,有着很大的区别。林亚利说,当年为了让建设好的城门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同样是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城范围内开展了“大搜索”,向民间征集旧石料。同时,也在洛阳镇以及周边,购进质量优质的花岗岩加以补充。

收集来的石料被大限度地融进墙体之中。如今,从临漳门的城门漫步而过,脚下的石板路,几乎都是当年搜集来的旧石块。旧石料大小参差不齐,加之花岗岩硬度又高,建设中对工艺要求很高,甚至连石块与石块之间的间隙,都要精细地把握。“糖水灰作为黏合剂,石块之间的缝隙不过几毫米而已,一点含糊不得。”

“大的困难就是我们建设者本身,对于城墙的历史了解没那么全面,但是这个关于历史的城墙工程又一点含糊不得”。说到当年参与建设临漳门的大感触,林亚利说,更多的不是体力上的劳累,而是精神压力。

为尽量减少出现偏差,在建设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步骤,林亚利和兄弟们采取“样本先行”的方法。下一个步骤应该怎么做,先做出一个小型的样本,让专家先行确认并提出意见,确保符合要求了,再进行实体操作。甚至细致到木头雕花的花色应该如何选取,师傅们也会去查找一些资料,摸索出明清木雕的特色。

城门主体逐渐完成了,但新旧石料的掺杂,让墙体的颜色变得有些“特别”,为了寻求做旧的方法,林亚利去拜访各种有经验的师傅,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不断地再尝试,才终达到符合预期的效果。

汗水倏倏地滚落,更迭了一轮寒暑,从2002年的冬天开工,到2003年年底竣工,临漳门的建设一共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参与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师傅,达到近百人之多。工程验收那天,很多专家从各地赶来,周边的老百姓也十分欣喜,放着鞭炮,摆着供品,犹如过节一般热闹。这个场景,尽管过去十几年,但林亚利仍能够细致入微地描述出来。

泉山门:千里寻砖路

与临漳门和朝天门的车水马龙和鲜花绿植红花环绕相比,泉山门显得有点落寞。

城门紧锁,木门上的红漆斑驳掉落。拧开已经有些生锈的大铁锁,门洞中扬起了厚厚的尘埃。拾级而上,登上城楼,眼前的破落更是与其庄严的外表有些格格不入:被炭火熏黑的墙体、随处可见的垃圾、遍地的鸽子粪便。走进城楼内部,角落中铺放着流浪者的铺盖卷,还有一地的绿色玻璃碎碴子。

城与门:揭开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重建秘史
泉山门

泉山门建设方的工作人员与我们同行,面对眼前的景象,他在一旁唏嘘不已。“建设完成至今,仍未完成移交,你看,就连城门钥匙,还在我们手上呢”。无人管养的尴尬,让泉山门只能依靠当年的建设方来定期清理,“我们定期安排人过来清理,没想到又成这个样子了”。

泉山门位于市区威远楼和中山公园北侧,朝天门以南,北门街西侧,2003年7月开工,2005年2月竣工,是继朝天门、临漳门之后,泉州的第三座复建古城门。

蒋钦全是当年建设泉山门的主要施工负责人。与朝天门、临漳门不同,泉山门的墙体,采用青砖垒砌。为了寻获适合建造城墙的砖石,建设团队们辗转去了不少地方。闽南当地多为红砖,烧制青砖的砖窑相对较少。当时,为了寻访符合建设要求的砖厂,究竟走了多少地方,他们都记不得了,从大泉州地区,一直找到了闽侯县。

选取合适的砖块,除了颜色之外,还要考虑硬度。寻访过程中,他们用硬物一块块敲打着砖块,并用手指头摸索这砖块的棱角。“如果敲击砖块是清脆的咚咚声,那就说明烧得够透,而如果砖块摸起来扎手,就说明硬度很够”。回忆着当年的买砖故事,蒋钦全和当年负责建设工艺的张宏程,搬出了建造泉山门的石块和木头刻的模子。那一年,共定制了30多万块青砖。

石块块头不小,长40cm、宽20cm,厚度有7.5cm左右。而木头模子上,用繁体字刻着“癸未泉山门修城砖”等字样,用以给砖块印上“身份证”。这些砖块的大小和模印的制作,是参照一块古砖石的尺寸加以定做的。

泉山门复建前,还向民间征集文物线索。文史专家吴文良在数十年前,曾捡到泉山门城砖一方,其子吴幼熊将其献出。吴幼熊说,该方墙砖上刻有字样,但已经有些模糊,残余的文字为“衙子城砖使立”。吴幼熊说,发现墙砖的年代有些久远,他记得父亲曾经说过是在现泉山门所在地的龙眼树下发现的。如今,该块墙砖被砌进了泉山门的门洞中,并专门嵌上钢化玻璃加以保护。“我父亲所拾得的墙砖,能够再以城墙的一部分构建融入到城墙中,我想这是好不过的纪念”,吴幼熊如是说。

然而,很多市民并不能一睹这块旧墙砖的原貌,它静静地被锁于门洞之中,期待着有一天,尘封的大门被开启。而开启的这一过程,我们还需要等待多久?2014年泉州两会期间,泉州市人大代表陈建通提交关于先行开放泉山门的建议,泉州市政协委员陈笃恒也提交提案,力促三座古城门开放(朝天门、临漳门仅开放门洞,城楼没有开放)。

城与门:揭开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重建秘史
泉山门城砖,被砌入复建的城门门洞中

【对话】 古城门如何“存古存真”复建?

三座古城门的复建,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海都记者采访了负责这三座城门规划设计、原泉州市市政园林古建筑设计院院长何志榕。

海都记者:泉州提出要复建城门,是基于什么考虑?泉州历史上有众多城门,为何选择这三座城门复建?

何志榕:泉州三座城门的设计建设大概在2001~2004年间,朝天门先建,隔年建临漳门,泉山门是后建设的。三座城门建设的大背景是泉州古城的改造,因上世纪20年代泉州开始拆城以后,旧有的街市格局逐步改变,城门原址逐渐被占用,后来也只有在旧城改造的这个契机里,能留下复建三座城门的空间。

选择这三座城门复建,一是因为它们代表着泉州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二是在当时旧城改造中应运而生的时机。在三座城门复建当时,因天后宫前的旧城改造,意外地发掘了德济门,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德济门遗址广场。在后续的西街局部改造中(大概是2007~2008年间),还提出了复建肃清门及义成门的想法,因条件不成熟而没有实施。

海都记者:提出复建三座城门的设想是怎么样的?是仿古还是加入现代元素?是按原比例建设还是有扩大规模?

何志榕:当时市委、市政府在旧城改造的规划中,就预设了城门的项目并留足了建设空间。当时提出了“依史有据,存古存真”的城门设计建设原则,在查阅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朝天门按宋元规制设计,临漳门按明清规制设计,泉山门按唐五代规制设计”。尺度及坐向基本按历史记载,临漳门因周边环境空旷,所以为视觉效果,尺度稍有放大。大部分人对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的认知不太准确,古建筑可以是古代留下来的建筑,也可以是现在建的,但要是严格按古代的规制、古代的施工方法及传统的材料建造的建筑。而仿古建筑是指利用新材料仿造的古建筑。而这三座城门,则是“依史有据,存古存真的百分百的古建筑,完全按传统的做法,遵循传统的规制,建造中大量采用旧材料(旧石)的建筑”。

海都记者:拟复建的城门所在的周边建筑环境如何?规划建设上是否有碰到难题,又是如何攻破的?

何志榕:建设时也是波折不断。朝天门建设时,采用了大量的不规则旧石组砌,因初次操作,工人经验不足,相关的人员又对组砌效果有不同的理解与期待,组砌初期相当缓慢,直到取得共识以后,才加快进度。此外,对城门墙收分及八字形门洞或圆门洞也有不同的看法,后来在当时周焜民副市长的建议下,我本人及业主单位代表向北京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老先生讨教,终明确收分按“营造法式”的规定执行,门拱参考北京元代的居庸关做法,即现在的八字形拱。

而临漳门施工时,大的难题在基础处理。因城门落在淤泥中,我们请来了华侨大学土木系的马时冬教授帮忙处理,采用了较省钱的水泥搅拌形式,因地质勘察不准确,实际淤泥含有大量的石块,使得水泥搅拌桩机械不能操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终把含石块的淤泥全部清理,重新换土,才得以解决。

另外,临漳门前的水系,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施工时发现了一段,相当古朴的驳岸挡墙,经文物专家辨认,确定是宋代遗物,我们立即变更了设计,保留了这段具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泉山门采用唐五代风格设计,当时泉州没有设计师可作,业主特地从西安请来了唐风设计师,但他对结构基础设计不内行,采用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违背了“存古存真”的原则,造价又相当的高。在这种情况下,我接手了泉山门的设计,城门楼木结构采用了西安的图纸,而底座城墙及基础则变更设计,以此降低了不少工程造价。

记者:复建这三座城门有何意义?

何志榕:这三座城门恢复了古城历史风貌,传承了古建筑(特别是城门城墙)技术,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古建筑从业者,我自己就是伴随着设计城门而成长的“古建筑设计师”。此外,有人对古迹的复建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一堆假古董。在我看来,古建筑技术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不做他不做,总有一天,遗产就会丢失,所以古迹的复建实际上是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载体。当然,我也反对粗糙、不负责任、不讲原则的随意性建设。可以说,这三座城门的复建于泉州来说更有特殊意义,泉州的多元文化自不必说,就“历史文化名城”这几个字就该有相应的标志,否则有这“名”,却没有这个“城”。

锦鲤泉州 一跃千年

城与门:揭开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重建秘史

、东岳山上望泉州古城

“泉城仁风门外,有座山名叫凤山”、“距泉州城南门外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乡里”……

候,茶余饭后豆棚瓜架下,大人们讲的泉州掌故,通常都是这样开场的。

泉州现存的文史资料显示,自唐代建城,到民国拆城,泉州古城横亘1300多年岁月长河。曾经的内外城门新旧称呼,算起来竟有十多个。从唐朝、五代,一直到宋元,建城、修城、拓城、增高、加筑,总共有30多次。因为年代久远,早年文史学者还有著名的罗城和子城谁先谁后之争,因此而留下许多论述。

泉州子城:报时的四鼓楼

古城的内,是子城城墙,建于唐朝、五代,即618年至960年。从北边开始顺时针方向分别是泉山门、迎(行)春门、崇阳(丽正)门和肃清门。子城的城门也作为鼓楼,以报时辰,俗称“四鼓楼”。

泉山门如今已复建在中山北路中山公园旁。早期地图中显示,迎春门所在的位置在如今的东街状元街清白源井不远处。明清时候有重修,并留下记载。

崇阳门在现今承天寺巷口,和中山路交接的地方。你抬头,可以看到“丽正门”三个大字的石匾镶在墙上。墙壁下立有一石碑:崇阳门楼遗址。碑上还写道:崇阳门楼,俗称南鼓楼。唐代泉州子城四门之一。清初重建,改称丽正门。

肃清门遗址如今被开辟为小广场,在原来的西街菜市场处。肃清门亦称西鼓楼,抗战时为避日寇空袭而拆毁。

罗城:“城门头”与“小东门”

罗城,是包围子城的外城,是真正意义上具有防御意义的城门。

唐末五代时,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开辟了7个城门,俗称“七城门头”,即仁风门(东)、义成门(西)、镇南门(南)、朝天门(北),还有通淮门(东南)、临漳门(西南)、通津门(新南门)。

元代,在泉州为官的新疆人偰玉立扩城,叫新罗城。泉州虽仍有七门,但位置有所调整。还增设德济门,近邻现在的天后宫。

明朝时,泉州又在新罗城开了一个新门,叫小东门。因古泉州地形状似鲤鱼,小东门正对东湖,像鲤鱼吐珠。小东门的位置,大约在今儿童医院附近。

城与门:揭开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重建秘史
留于20世纪初的泉州古城墙影像

考古:城墙上可以跑马

明清五百年中,泉州城址变化不大,但逐渐走向拆毁。

据泉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专家顾问组、泉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的《泉州古城街坊摭谭》记述,20世纪初罗城蜿蜒30里,城墙高1丈8尺,差不多是6米高,而七座巍峨的古城门依然存在。

1926年,时任厦门大学国学院考古部导师陈万里到泉州考古,记录下古城尚且完整的面貌,只是南门已拆毁一角。当时城上可以跑马、城下壕堑水波荡漾。登上城门,刺桐城风景尽收眼底。

后来人们开城辟路,或因战事之需,逐渐摈弃城壕,许多城门和城墙在上世纪30年代末不复存在。

旧照:与梁思成有关

高高的城门,已经成了过去,只有零星照片保存。这些来之不易的照片,背后还有一段故事,与建筑大师梁思成有关。

原来1926年和陈万里一同到泉州考古的,还有一位德国学者艾锷风,他用相机进行记录。艾锷风希望加入梁思成的中国营造法社,需要提交各地关于古城城门和城墙的照片。艾锷风通过在泉州的采风,将照片递交到了梁思成那里。

《泉州古城街坊摭谭》照片提供者之一,是泉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长骆沙舟。他介绍,梁思成将中国大量的古城门、城墙照片制作成微缩胶片,时常带到国外讲学。在抗战期间,梁思成将胶片原件储存在国内一家银行的地下室。没想到地下室抵御了外侵者的觊觎,却抵不过洪水浸泡,终原件被毁。几经周折,微缩胶片又回到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保存在梁思成第二位夫人林洙手中。为了编写《泉州古城街坊摭谭》,骆沙舟等人专程到北京,为泉州找回了珍贵的城门城墙旧照。

备注:

凡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

再复建三座古城门大畅想

城与门:揭开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重建秘史
朝天门,内外两个世界,感觉一出城门就像穿越到了现代

一次《泉州文化产业空间发展规划》方案审查会,让古城门字眼再度进入广大市民及媒体的视线。会上,方案设计人员大胆设想,再复建三座古城门:通淮、通津、仁风,以增强古城的可感知性。

诚然,临漳门、泉山门、朝天门的复建,让广大泉州人,真真切切地触摸到这座古城昔日的繁华胜景,感受东亚文化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

那么,通淮、通津、仁风三座古城门,在今天泉州城的哪里?是否有复建的可能?海都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规划初想:复建三城门

本月初,泉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的《泉州市文化产业空间发展规划》技术审查会,在提到中心城区文化产业空间体系及发展策略上,与会设计人员提出,部分复建城门,以增强古城的可感知性。

对此,该规划方案设计人员建议,复建通津门、仁风门和通淮门,进一步增强城区界限,同时成为古城的历史感受线。与此同时,设计人员会上还提出,基于目前周边环境的因素,如复建存有施工难度,可以以纪念性建筑标明城墙位置,并设置城墙博物馆等设施,或以灯光和夜景照明暗示城墙边界。

“古城门的复建,能强化古城骨架,使泉州古城从均质化的模糊历史界限,转变为更易被感知的清晰古城结构,可增强古城的可感知性”,设计人员举例称,北京明城墙修复,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的1.5公里,城墙的恢复迅速提升古城的边界感。

“如果古城墙现有周边建筑因素,导致施工有难度,那也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展示”,设计人员以德国柏林墙为例称,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德国首都柏林沿着柏林墙原址走向设置了一条“灯光边界”,摆放了8000只发光氦气球,总长约15公里。

原三城门周边 现已建筑成群

那么,该设计人员所提的通津门、仁风门和通淮门,又在泉州城的哪里?现状周边环境如何?

泉州市文史专家杨清江,曾多次参与泉州古城踏勘。他介绍,南唐保大年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对泉州外城,即罗城进行加固,开辟了7个城门,其中就包括上述所提的东门仁风门、东南门通淮门、西南门通津门。

其中,仁风门早建在二郎巷口偏西的东街上,又称泉州东门,是泉州城通往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后来随着城市扩张,该城门迁至现崇福路。“至于仁风名号,我们认为是五代留从效扩城时取‘夫天之道也,东仁而首,西义而成’之意命名的”。而今,昔日固守城池的仁风门已不见踪影,现场留有的是两侧密集的建筑、道路。

通津门又地处何处?杨清江介绍,通津门就处于现今的五建宿舍。据史料记载,通津门在古城西南,初筑城时为水门,仅通舟楫(以后南面成陆,航道淤塞,方架设桥梁交通城外)。对此,杨老师解释,通津门当时其实只是一个闸门,用于船只通行,便于与城外人员、货物等联系的水上通行。这道水闸也随着城市变迁,由早的水门巷附近,又称小水门,后曾迁到现有的五建宿舍,同时因航道堵塞,原有的水路架起桥梁,闸门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而通淮门,也称东南门、旧通淮门,古称涂门。“通淮”顾名思义,乃“通”水入“淮”之意,即凿清渠引淡水冲刷、灌溉“淮田”。现有文字所记载的,均指涂门之通淮门。如今繁华闹市城区,早已难觅涂门身影。杨清江介绍,该城门则数次易址。“早处在现在泉州五中的登仙桥巷,后曾移至现有的洙泗桥、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地。

再复建三城门 普遍认为还不成熟

据悉,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泉州古城改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大规模的街道拓宽改造,如打锡街、涂门街、东街、南俊巷、新门街、北门街、天后路等;二是修护性的保护与整治,如中山路、青龙巷、聚宝街、万寿路和西街等。

据《泉州古城街坊摭谭》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大泉州”的规划构想开始浮现。那时有股“旧城改造”之风,泉州适逢其时。继1992年泉秀街西展对义全街的改造,1995年动迁涂门街,拓宽道路。1996年又拓改东街;1997年动迁新门街;1998年南俊路、2001年北门街、2002年五堡街,改造中尽量地保存原来的城市肌理,体现“闽中红城”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延续历史文脉。

临漳门、朝天门、泉山门得以复建,走访中,受访的专家、学者及当年参与施工建设者,均提到是“当时的古城改造为复建提供了空间与场地”。而现今,不管是通津门、通淮门,还是仁风门,受访者均认为,受周边已建建筑、道路的影响,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据悉,历届市委、市政府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己责,不仅制定了古城保护控制详规,而且成立了名城保护总指挥部,确定分层次保护的原则和重点。泉州市规划部门相关人员介绍,复建上述三座城门,仅是规划方案设计人员的一种设想,真正能否纳入规划并付诸行动,不是简单的事,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甚至要成为专题研究。要寻找史料、做足充分论证,关键的是,要有空间与尺度让这些城门得以恢复原来的景致。泉州已制定了古城修编规划,城门如要复建,则要有规划控制范围,要有可复建的空间。就目前古城情况而言,可以说,真正要实施诚如设计人员所说的,难度挺大的。

可采用现代手法 展现城门遗迹

古城门当年的修建,目的在于防御敌军的侵入,而如今更多是要展示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种见证。复建任何一座城门,只有建在原地址、按照原形制、遵照原结构、采取原工艺、使用原级别材料,才能通过复建,让后人感受这座古城昔日的文化遗产所在。

更好地保护古城,防止丧失历史文脉和风貌,泉州于1995年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指挥部,还特意请来文物部门、文史专家先行做文物、古物、古建筑包括遗址的调查。1996年9月,《泉州古城址踏勘与研究》课题组实施古城踏勘,分不同内容不同线路先后组织5次集体踏勘考察调查活动。

泉州规划人士介绍,对于复建城门,业界有种声音,认为那是仿古建筑。现在实际上很多城市都已不提倡复建城门,国内外有些城市已有一些做法,就是借助一些装饰品,如灯光等,圈定原来城门城墙的遗迹范围,以供市民欣赏。

“复建条件不允许的话,展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原泉州市古建筑设计院院长何志榕介绍,当年他们承接西街肃清门广场设计时,原本也提议要恢复肃清门城门,但是后来考虑到周边交通及空间不足等因素,于是采用现代的手法,即建个肃清门广场并通过配建一睹城墙,来提炼昔日这里曾是肃清门城门遗址的意境。

泉州房产喜剧世界 “房囧”“特烦恼”通通不要

推荐阅读:

城东烂尾楼复活 水木春天归来更名绿创山语城

泉州云鹿路宝洲街部分路段翻修 市民注意绕行

晋江中航城:110-143㎡墅居洋房10.10盛放 购房享好礼

现在该不该买房 这10个城市买房该谨慎(名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