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莫高估居民购买力

国际金融报  2015-09-21 09:23

[摘要] 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但购买力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当前我国居民的购买力水平被过度高估,以此为依据做出的一些政策或商业决策正面临尴尬。

随着房价持续上涨,这种经济挤压作用将会持续存在,甚至放大,我国居民购买力增长将在房地产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房地产成本的剥离与真实购买力的评价也会变得愈发困难

据相关研究报告,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百货、超市企业已经关闭121家。关店大潮汹涌来袭,引发高层关注。与之相关的另一件事是,北京加速清理五环内农贸市场政策实施五年后,占路集贸市场却于五环外悄然回潮,需求旺盛。

上述两件事的内在联系是我国居民购买力水平问题。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但购买力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当前我国居民的购买力水平被过度高估,以此为依据做出的一些政策或商业决策正面临尴尬。

笔者认为百货店关店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百货店忽视了我国巨大的收入差距,对消费者购买力缺乏准确评估,继而导致目标顾客群定位与现实需求出现了错位矛盾,同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百货业,零售业各线下业态均受困于此。而占路集贸市场回潮则是在现实需求的推动下形成的,与政策制定之初对居民购买力水平以及增长能力估计过高有直接联系,我国至少有一只脚已经踏入了购买力增长陷阱。

究其原因,首先来自于我国较大的收入差距。统计数据显示,城乡间,我国城市与农村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相差3.2倍;行业间,金融行业与农林牧渔业之间年收入相差2.2倍;地区间,上海市与黑龙江省人均年收入相差2.4倍;岗位间,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年收入相差为38倍。另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收入高的20%的家庭和收入低的20%的家庭收入相差19倍左右。收入“被平均”的尴尬即源于此。收入差距决定了消费能力的差距,传统研究中习惯于按照收入“三等分”原则,将我国消费者分为三个群体,但单纯从数字角度出发“三等分”缺乏对我国居民购买力群体特征的考察,不能充分体现不同消费层次之间的差距,且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情况很复杂,并不等同于中等消费群体。因此,基于长期研究的结果,个人主张将我国消费者分成两大阵营:高端消费群体和中低端消费群体。

实际上,我国根据收入来评估的购买力是两大阵营的平均,显然,中低端消费者的购买力是被高估的。中低端消费群体占我国消费者总数的绝大多数,消费量大,消费水平低,他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须品与普通耐用消费品支出上,是我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消费群体。由于对价格的敏感,当网络零售适时出现时,这部分购买力迅速流向电商渠道,可以说网络零售的价格优势是我国居民购买力被高估的有力证明。高端消费群体注重品质,购买力强,但由于我国高档消费品价格与国外存在巨大价差,这部分较强的购买力大规模流向国外。据我们测算,2014年我国高端消费外流规模至少为1151亿美元,合7136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境内以奢侈品为代表的高端消费明显下降。2014年,我国消费者在本土的奢侈品消费额为250亿美元,同比下降11%。可见,由于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的消费分层,我国以收入为主要依据的购买力水平的代表性较弱。

其二,房地产成本是购买力水平评价的重要干扰因素。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价格过高,居民住房成本不断攀升,在我们的一项大型城市社会调查中,房地产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得分仅次于食品类(食品、饮料、烟酒)支出,排在第二位,超过了穿类(服装、鞋帽)商品的支出,而三年后,居住成本将超过食品类支出,跃居为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占比高的部分。在居住成本的挤压效应下,我国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大幅下降。且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这种挤压作用将会持续存在,甚至放大,我国居民购买力增长将在房地产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房地产成本的剥离与真实购买力的评价也会变得愈发困难。

其三,是物价水平较高。具体指的是物价总水平过高,物价与居民收入结构失衡。抛开上文已阐述的房地产与高端消费品,单就普通消费品而言,我们经过多次调研、反复对比后发现,与日本市场相比,大部分我国自产蔬菜、水果的价格均高出许多,海产品价差更大,这其中还忽略了两国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不唯日本,中国大陆很多消费品的价格相对周边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等均高出许多,而他们都是国际公认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起,CPI一直处于低位运行,通缩忧虑加剧。我们一方面希望物价平稳上扬,促进经济好转;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担忧过高的物价水平令居民购买力水平增长乏力,拖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购买力陷阱,任其发展必成经济顽疾,须从税收制度、物价结构、收入公平等多方面进行调节,逐步深化改革。目前,政府在制定政策、规划布局,企业在投资决策之时,应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加速探索破题之策。

推荐阅读:

“金九”过半 楼市分化喜忧参半

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11个月来首转正

第五次"负利率"时代来临 到底该不该买房保值?

8月国内总体平均房价由跌转涨 北上广深再领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